環(huán)形鍛件的鍛造成型方法
以45鋼環(huán)形鍛件齒圈自由鍛造為例說明其鍛造工藝(見圖)。
該齒圈孔徑大,采用芯軸擴孔成形。鍛造環(huán)形鍛件齒圈所用的工具有沖頭、漏盤、擴孔芯軸和馬架等。為了減少沖孔時坯料走樣,沖孔直徑d應是沖孔前鍛坯直徑D0的1/5-1/3,坯料直徑%的大小可根據(jù)體積不變定律,由鍛件質量34kg和沖孔前鍛坯髙度Ht≈70mm計算得到,D0約為φ290mm。沖孔直徑d1可選為60-90mm。另有直徑φ400mm的沖頭一個,孔徑φ90-φ5OOmm、高度60-70mm的漏盤一個,用以對齒圈進行胎模整形。
環(huán)形鍛件擴孔用的一組芯軸中,第一次擴孔(首擴)芯軸的直徑應略小于沖孔直徑。最后擴孔(終擴)芯軸的直徑約為φ300-φ350mm,用以對鍛件整形,使終擴后的齒圈孔壁平整光滑,孔形圓正。選用漏盤的孔徑和高度應適宜,能與所選的沖頭相配合。
鐓粗時轉動環(huán)形鍛件坯料,使端面與軸線始終保持垂直。發(fā)現(xiàn)歪斜,立即矯正。鐓粗后的坯料高度應等于或略小于鍛件高度,約為70mm。沖孔時坯料的高度雖會降低,但在以后的芯軸擴孔時坯料高度會有所增加。
沖孔時,沖頭要對準坯料中心,沖頭軸線要垂直。環(huán)形鍛件坯料放在砧中心,按沖孔操作要點進行,防止沖孔偏心。
環(huán)形鍛件擴孔時,在首擴和終擴之間須及時更換芯軸。否則由于芯軸直徑過小,不但會使坯料的轉動送進操作困難,而且容易造成環(huán)形鍛件的孔壁厚度不均勻和內壁凹凸不平。在每次更換芯軸前,要平整鍛坯端面,并使鍛坯髙度保持在70mm左右。環(huán)形鍛件擴孔操作時,坯料的轉動送進要均運,送進量不能太大,也不能太小,坯料兩端面應與芯軸垂直。當鍛坯孔徑接近齒圈孔徑(φ400mm)時,應使用終擴芯軸進行整形擴孔。
環(huán)形鍛件鍛件整形有如圖所示的三種方法。
1)芯軸整形見圖??捎谜涡据S,整形時應輕擊坯料, 適當減小轉動送進量,并及時測量孔徑。要在幾個方向上依次測量,以便發(fā)現(xiàn)孔徑圓度超差后立即矯正。只要操作正確,芯軸整形后可得到外圓和內孔比較圓正光潔、壁厚比較均勻的鍛件。芯軸整形擴孔是保證環(huán)形鍛件質量的關鍵工序,應特別注意擴孔操作要點。
2)沖頭整形見圖。適用于孔徑較小的環(huán)形鍛件。
3)胎模整形(見圖)所用的工具簡單,環(huán)形鍛件鍛件的精度及生產(chǎn)率大大提高,主要用于批量鍛件的生產(chǎn)。由于整形用的墊環(huán)和沖頭可由鍛工自己制造,所以在小批量生產(chǎn)中也常應用。
環(huán)形鍛件整形后,端面尚須平整一下。如果整形后齒圈的外徑和內孔 略小于公稱尺寸,則在平砧上平整端面時可采用局部平整法,見圖此法可同時增大環(huán)形鍛件的內徑和外徑尺寸,即增大齒圈的圓周長度。如果整形后齒圈的外徑和孔徑都符合鍛件尺寸要求,則采用整體平整法,見圖。此法增大鍛件的圓周長度很小。
環(huán)形鍛件加熱時坯料不經(jīng)常翻動,保溫時沒有將坯料內外熱透,都會造成沖孔偏心和擴孔時壁厚不勻。加熱溫度過髙或在高溫階段保溫時間過長,會導致坯料脫碳和晶粒長大,力學性能降低,嚴重時會產(chǎn)生裂紋 而報廢。落料尺寸不準確,會造成鍛件尺寸不準確。尤其是落料尺寸過小,會導致鍛件R寸不足而報廢。鍛件整形的好壞和操作技術的高低,對鍛件的外觀質量影響很大。用胎模成形的鍛件質量好,生產(chǎn)率高,應盡可能采用。由于鍛件直徑大,且在800℃左右終鍛,所以測量齒圈的徑向尺寸時,應加上1%的冷縮率,即平整后的鍛件外徑為 ?M95mm,內徑為(HOeimn,高度為70mm。這樣,鍛件冷卻后的尺寸 才會符合公差要求。完工后的鍛件,采用空冷或堆冷。
2.沖頭擴孔
圖中所示的軸承擋鍛件也屬環(huán)類鍛件,孔徑不大,孔壁較厚。批量生產(chǎn)時,可采用胎模內用沖頭沖孔擴孔成形。由于鍛件的外形、 內孔和高度全由胎模和沖頭保證,鍛造生產(chǎn)率較高。
我們只做好鍛件 環(huán)形鍛件louisianapralinefactory.com
文章原創(chuàng)如需轉載請注明永鑫生鍛造廠提供!